美国教授眼中的中国学生原来是这样的
- 来源:
未知
- 发布时间:
2016-12-16 10:44
- 责编:
好留学网
中国留学党在大家印象中要么是数学好、逻辑思维强大的学霸们,要么就是家境殷实的富二代群体们,他们眼光开阔,在最贵的学校读资本主义顶层的专业,有的“不学无术”,有的往往很优秀还很拼。方方面面的留学生问题曾经大家都看过太多。大家也都知道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来到美国,美国社会对中国学生的刻板印象往往是:聪明、刻苦、踏实、腼腆、抱团、不善交际等等。
美国教授对中国留学党有什么看法呢?
英语水平不过关
目前,美国约有100万的国际留学生,中国学生的占比高达29%,远远高出占比(14%)位居第二的印度学生。前往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会选择诸如哥伦比亚大学、普渡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类的研究型高校就读。国际教育协会(IIE)最新数据显示,2000-2014年,留美的中国学生人数增长了5倍。
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的Adele Barker教授表示,亚利桑那大学的国际学生人数是3696人,其中国学生占了近50%,人数约为1791人。这一数字时惊人的,Barker教授进一步表示。
据搜狐新闻报道,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的Adele Barker教授表示,亚利桑那大学的国际学生人数中超过一半是中国学生。但是,这些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都不过关。
语言能力不过关,却依旧选择美国留学,这是为什么呢?
多方分析认为,美国高等教育处于世界前列,如今来美读书非常盛行,很多中国学生勉强通过托福丶雅思等语言测试,但并不意味着能在生活中娴熟应用英语。如果来美后只埋头啃书本,或只在中国学生圈子内交际,不积极和其他老师同学交流,英语水平并不会进步。
做学术太功利
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康毅滨谈到,很多中国学生从小养成了很强的竞争意识,普林斯顿是金字塔尖上的精英学校,对最终被普林斯顿录取的中国学生来说,与其说已经攀登到了金字塔尖,不如说真正的竞争刚刚开始。
有些学生进入普林斯顿后,心态急,享受不了科学研究的乐趣,而把实验看作“计件劳动”,急于求成,一旦不如意,就垂头丧气。有些学生进来后发现,自己辛辛苦苦读了那么多年书考上来,但这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丶擅长的,很迷茫。还有,他们往往在人际关系上会遇到问题,觉得不受欢迎,孤单。
这种现象在理工科的留学生里比较多,很多同学很少出去参加其他交流活动,生活的圈子和范围太窄,基本上是三点一线:实验室丶住处和超市,这样就很少有了解别人的机会,也很少有给别人了解自己的机会,很多这样的学生就造成了“实验室机器人”的印象。
不爱和老师沟通
但仍有很多美国老师认为中国学生不喜欢和老师沟通,据网易新闻报道,多位美国教授在关于给中国学生建议的问卷中指出,中国学生在课上需要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而不是被动地坐在那里听。
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已经深刻的体会到一点:美国的课堂充满讨论丶辩论和自由提问。教授们鼓励学生根据提前布置的阅读材料自由提问丶深入分析丶批判性地思考和吸收前人的观点。课堂讨论时,中国留学党总是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亚利桑那大学的Levin教说在答卷中抱怨, “不论我怎么鼓励我的中国学生,他们就是不说话!。在我的课上,最安静的一群人肯定是中国学生。他们不说话,我无法确定他们是否听懂了我讲的内容。”伯克利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Gomez反馈说,“我的中国学生只有在得了低分后才找我沟通。其实,他们应该早点来跟我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得高分。我真的不太理解,他们似乎很少在课外与教授们接触,他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机会更好地进行沟通啊。”
中国学生不像美国学生那样积极踊跃的原因是多种的,除了语言制约,和腼腆的原因,也有中国人很少在没想清楚就说出自己的看法的缘故。
不太有礼貌
大学教授对很多中国学生的印象是没有礼貌。据北京《新京报》报道,一位美国教授称,有位刚刚入学的中国留学生申请加入她的研究团队,约见了几次面,次次迟到,而且从来不说“谢谢”,也从来不说“对不起”。她认为这和个人性格无关。
这一点很多在外国生活过的人其实都有体会。在欧美国家生活,无论讲什么语言,“对不起”和“谢谢”是需要时时挂在嘴边的,即使是家人之间也会高频率地使用谢谢。在国内陌生人之间都很少使用谢谢、对不起这些词汇,所以留学党出国后也不太习惯把这些词挂在嘴边。
小伙伴们,如果你们也有这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一定要改正了哦,这些坏印象对我们出国学习可是有很多不好的影响的,从今天起改变吧!
本文来源:海外留学(ID: fgzhwlxzc),好留学网(ID:meiguo2017)诚意分享,感谢原作者。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好留学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看了【美国教授眼中的中国学生原来是这样的】的还看了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