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小鲜肉官宣去留学!中美大学之间的差距有

  • 来源: 未知
  • 发布时间: 2019-08-26 14:08
  • 责编: 好留学网
  在由央视打造的《经典咏流传》节目中,王源作为第二季第一期节目的传唱人之一,现场演唱了一曲《长歌行》,古词+流行乐的搭配意境深远让人印象深刻。一首《长歌行》唱出了他此时的心境。

中美大学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不过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王源在节目中第一次对前不久面试伯克利的传闻做出了正式回应:是的,我是打算出国留学了。
  
  又一小鲜肉官宣去留学!中美大学之间的差距有哪些?
  
  关于这个决定,王源弟弟是这么说的:
  
  “我过去一度特别地纠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明年就要考大学了,我做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就是要把之后自己的学习重心放在音乐上。如果说我依旧走大家情理之中的一条路的话,平平稳稳也不会有什么起伏,但是我选择把重心放在音乐上这个事情,就是唯一对我有利的因素,就是我喜欢音乐......反正我才18岁,就算耽误几年,我回来我也才20出头。”
  
  是啊,十八岁是一个很美的年纪,很适合去追,去闯,去年少轻狂一场。回来的时候二十出头,依旧是一个很美的年纪。
  
  摆脱舒适圈对于很多人来说真的很难,更何况是明星。出国留学对于王源来说肯定是很艰难的一步。
  
  他出国留学势必大幅减少演出工作,形同暂退娱乐圈,发言被网友狂赞“他活得好透彻啊”、“有梦要好好追啊”、“每个字说出来都需要勇气”、“放弃流量,也是很敢了。”
  
  是什么让王源放弃现在的一切,孤注一掷呢?!其实不只是王源,王力宏、于文文、Yangpa(韩国歌手)、鸟叔、朴春、刘宪华、MarkPetrie(新西兰作曲家)、欧阳娜娜等等名人都是伯克利音乐学院的校友……
  
  当然也不仅仅是文艺界的名人,还有获得“两弹一星“荣誉勋章的著名物理学家陈能宽、曾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国人”与“五十位美国未来的领袖”的林徽因的侄女林樱、碧桂园执行董事杨惠妍等等都有在美国留学的经历。
  
  难道梦想只在远方?
  
  为什么这些人会选择去美留学呢?除了要开拓眼界以外,难道不是对知识的更多期待促使他们走出国门的吗?
  
  那么中美间的大学都有哪些区别呢?
  
  不妨一起研读这样一份调查报告。它是由美国密歇根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密歇根学院院长倪军在对比研究中美排名前十位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后写成的。这些入选的高校包括美国的哈佛、麻省理工、普林斯顿、耶鲁以及中国的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
  
  学生质量、教学设施、办学经费,师资队伍、管理体系、办学理念……在这些“看得见”的分类里,中国大学和美国大学相比,究竟“输”在哪?
  
  同样搞科研,创新机制截然不同?
  
  我们300多位教授捆绑在十七、八个研究所里,具体的科研基本上也就是这十七、八个单位来做。而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机械系,教授、副教授、助教加起来总共60位,但他们却有60个创新团队,再经过排列组合后,可能会出现的创新小组超过100个。
  
  从创新机制来看,中美大学间的区别非常大。中国的大学基本以国家战略目标为导向。比如,国家现在有16个重大科研专项,很多科研经费也就顺着这些项目拨过去了。而在美国,大部分的创新还是以个人兴趣为导向。这样,从资源分配来看,中国的科研经费实行的是国家拨款,且拨款方式比较集中。16个重大专项,每个都是上百亿资金投入。而美国实行的则是分散性投资。
  
  再从组织结构方面看,中美两国也有很大的差别。在科研上,中国的高校一般是大团队、大梯队,而美国都是小梯队、小组,但这些小组又可以动态组合成无数个新的队伍。
  
  不妨举例来说。比如交大的机动学院有差不多300位教授,我们300多位教授捆绑在十七、八个研究所里,具体的科研基本上也就是这十七、八个单位来做。而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机械系,教授、副教授、助教加起来总共60位,但他们却有60个创新团队,再经过排列组合后,可能会出现的创新小组超过100个。也就是说,在美国虽然只有60个科研人员,但创新性研究的点可能不止60个;而在中国,科研项目往往就局限于十多个科研院所,因为一个所里往往集结了一个学科带头人、所长,还有几个正教授,若干副教授,一批博士后和一大批学生。底下的教授、副教授、博士生,这些人的研究方向、任务都是由所长从上到下指派过来的。
  
  尽管我们的目的导向是创新,为了解决国家的重大需求,国家集中队伍突击,各方面的力量可以协调,由此很高效地达到攻克某些技术指标的目标。比如中国就可以很快地派飞船登月,但这里也有局限,那就是所有的资源都局限在某个点上。如果国家有16个重大专项,那么很多钱就砸在这16个领域里面。
  
  但必须注意的是,以创新兴趣为驱动的知识创造,其结果不一定马上就能应用,一般来说,重大科研突破都属于这种情况。因此,就未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来说,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创新环境,二是创新机制,三是创新基础。
  
  首先,中国的创新环境基本上是对接国家需求的。原创性研究不一定可以和美国相比,但完成某些国家的科研项目、任务,比如国家863项目等,则可以非常高效。但随着创新型社会逐步建立起来,中国以后不能只是局限于跟踪研究,即国外做什么我们做什么,中国一定要推出自己的原创性研究,这就是第一个挑战。
  
  第二,在创新机制上,中国大学要学会在科研大团队模式和动态协作的众多科研小组模式上实行两者兼顾,既不能完全依靠大梯队,也不能像美国,都靠个人小组。从中国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讲,高校既要有科研大团队,也有鼓励若干创新型小组甚至个人,鼓励教授自己带学生一起去进行创造。
  
  第三,从创新基础来说,未来10年,中国大学很可能要经历一个大的变革。目前中国高校做的很多科研,还是工业界应该做而不能做的事。而这种水平的研究在美国基本上已经由大公司自己的研发队伍来做了。今后,一旦中国有更多企业都能够像华为那样有了属于自己的研发队伍,那么就不会继续依靠大学来解决它们的问题。所以,中国高校一定要在基础创新上往前走一步,谁走得早,谁就领先。
  
  缺淘汰制度,博士生质量“差太多”?
  
  在中国,一旦进入博士班,几乎没有什么淘汰机制能把不合格的学生淘汰掉。
  
  但在美国,大学的答辩委员会认为,如果给一个不合格的学生博士学位,让他毕业,就等于把学校品牌给他了。所以他们非常慎重,宁缺毋滥。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创新人才。不言而喻,如果大学教育体系跟不上,就会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
  
  中国前10位大学,其本科生源质量一点不亚于美国前10名大学的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在数理化方面的功底很好。但仔细对比一下,中国学生的质量还是“很一般”。因为美国学生有很多方面的优势。最典型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中国学生解一个方程式,他能解得非常巧妙、非常快,在这方面美国学生绝对不如中国学生。但是美国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比中国学生强很多,他们更善于的是从实际生活中提炼方程式。
  
  客观来看,中国大学培养的硕士生,其实要比国外好。国外读硕士很快,如在美国读工科硕士,学生一般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读10门课;第二种是读8、9门课,再做一些研究;第三种是读7门课再做一个论文。在前两种情况下,美国培养的硕士在能力上比中国本土培养的硕士要差一些。因为中国读硕士需要两年半时间,而国外只要一年。
  
  中美大学教育差异最大的是博士阶段,国内培养的博士生水平普遍不如美国前10位大学培养的博士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有淘汰制度。而在中国,一旦进入博士班,几乎还没有什么淘汰机制能把不合格的学生淘汰掉。
  
  美国博士生的淘汰率很高。以美国密歇根大学机械系的研究生培养为例,有一年共有1200多个学生申请攻读这个系的研究生,最后只有180个人被录取,但这只是一个“入口”。180个学生进来后,必须在修完两个学期的课程后参加博士资格考试。在机械系,第一次考过的学生不超过入读学生人数的一半。比如20分是满分,考14分的学生可以通过。但考到12、13分,甚至11分,还会给第二次机会。两次考试加起来,只有65%的学生可以通过博士资格考试。不通过怎么办?赶快再读点课,拿个硕士毕业走人。第二是开题报告,在国内很少有博士生开题报告通不过的,但在美国,有可能10%的教授觉得选题太差,那个博士就被刷掉了。博士生在答辩时也有通不过的情况发生。因为美国大学的答辩委员会认为,如果给一个不合格的学生博士学位,让他毕业,就等于把学校品牌给他了。所以他们非常慎重,宁缺毋滥。就算一个人读了4、5年博士,7万美金一年,如果通不过答辩,那么40多万美金就浪费了,但是答辩委员会不会愿意让不合格的学生毕业。否则别人会质疑说“这样的人也能拿到密歇根大学的博士生学位?”学校的声誉会因此受到损害。
  
  很多外国跨国企业,比如GE、福特公司到中国来招人的时候,他们喜欢招从中国大学毕业的硕士生。一些人事主管感慨,好的博士生有时候也能遇到,但总体感觉跟硕士差不多。而相比之下,美国大学培养出来的博士,可以闯过一道道关卡并拿到学位的,一般是很不错的。
  
  课程改不改,到底谁能说了算?
  
  在知识爆炸的社会里,很多新知识大家都希望学,但是学时有限,怎么办?美国大学每几年就要进行一次教学改革,不断地变革。任何的改革不是平白无故、没有依据地改,而是要根据调研资料反映出来的问题来改。
  
  大学对人才的学习和培养,如何来评估?其实,有效的人才培养并不是指把学生的课时压满就够了,而是要看学生是否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美国密歇根大学机械系最近20多年来,排名始终保持在全美前五名,本科生排全美第二,研究生排第四。机械系很大,船热、流体力学、材料、控制、动力都有,一共有近60位教授。最近,机械系又在酝酿工程教育改革。为什么呢?因为不断加剧的全球化进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新知识提出的挑战。高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都有了新要求。对比二、三十年前,一个大学毕业生所学的知识,够支持他一辈子的职业生涯。而现在,大学毕业生每5年就需要充电一次,因为知识的更新太快了!
  
  在知识爆炸的社会里,很多新知识大家都希望学,但是学时有限,怎么办?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叫Justin time。以美国密歇根大学机械系的工程教育改革为例,每几年就要改一次,但这样的改革不是一改就不变了,直到现在还在不断的变革中。
  
  美国大学的教学改革怎么进行?
  
  首先,要在改革前做调查,任何的改革不是平白无故、没有依据地改,而是要根据调研资料反映出来的问题来改。
  
  记得以前就有过这样一个调查:从密歇根大学机械系毕业的学生在很多行业工作,第一类是毕业20年的,第二类毕业10年,第三类毕业5年。于是调查分成两类,一类是大学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在他们职业生涯当中有多重要;第二是密歇根大学的教育对他们有没有用?然后从分析调查表就可以看到,哪些课程设置对学生职业生涯重要,哪些是工程教育体系里的不足之处,哪些是学校认为重要而毕业生觉得不重要的,还有哪些是毕业生认为很重要但学校的教育里没有注重的?

  密歇根大学机械系最近的一次教学改革有两大内容:一个是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一个是增加实验课。
  
  以前每一门课后面都有一个“小尾巴”,让学生跟着老师去做实验,但具体的实验结果都由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测试出来了,学生只是去抄个数据、写个报告就完事,这样就达不到“学生要学”的目标。现在的新教学方案是,把所有的实验抽出来集中成一节大课,三、四年级学生都需要上这样的实验课。两年的实验课加起来一共8个学分,在整个本科毕业128个总学分中的比例相当大。由此,学生们不仅要做实验,还要设计实验。比如测试材料的强度,做这个实验时就要考虑怎么测,如何调整误差,实验报告如何处理?这些实验都由两、三个学生合成一个小组完成,大家都非常重视。这样改革后,学生们就不会像原来那样,在实验室“看一下、听一下”就走了。
  
  教授提得快,导致人才“变了样”?
  
  在评价上,现在国内评价教授的标准是,以中国自己定义的标准评价,即我们说这个人是大教授,他就是大教授。而美国对教授的评价,依据的是国际公认的标准,即在学术地位、教学、科研等方面有自己的贡献。
  
  就目前来讲,中国高校师资队伍普遍比美国前十位大学的要差。国内大学聘用教师的标准太随意,太低,有时提拔教授很快,但并不强调个人的创新。这些年,很多高校都从海外引进教师人才,但一些学校却没有把人才用好,导致引进人才过了一到两年就本土化了。
  
  发生这样的情况,与国内大学的管理体制有直接关系。大学把教授聘来了,如何激励教授工作,又凭什么指标评价教授的工作?在评价上,现在国内评价教授的标准是,以中国自己定义的标准评价,即我们说这个人是大教授,他就是大教授。而美国对教授的评价,依据的是国际公认的标准,即在学术地位、教学、科研等方面有自己的贡献。中美大学的评价标准,是有差异的。
  
  因此,中国高教改革要有长足的进步,首先必须要改革教师考核体系。很多引进人才在国外也是名校毕业的优秀教师,为什么回来才两年就本土化了?因为国内的考核标准把人变成这样了!
  
  再看课堂文化,中国高校的办学理念和美国也有明显差异。国内大学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而美国大学在培养人的能力、创新性和传授知识上是三者兼顾的。在教学方法上,中国的教学一般是教授在课堂上讲,学生听讲、记笔记。但美国大部分的老师都是一边教授知识,一边与学生互相学习。在中国的大学讲台上,很少有教授敢讲自己不懂的问题,因为他可能会被学生轰下去。很多学生会说,老师怎么自己也不懂,就这样在讲台上讲呢?但在美国,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和老师一起探讨问题,老师可能会说:这个问题老师也不知道答案,但如果由他自己来解答,会如何简化、找出怎样合理的方法……这样,学生和老师一起讨论、学习,这也是美国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于中国学生的重要原因。
  
  反观中国学生,可就不一样了。中国学生喜欢在做完了作业后“对一对”:如果答案一样,大家都放心了。而在美国课堂上,更多的题目是开放式的,很多问题没有唯一解,只有若干个解里面哪个比较好。就这一点而言,中美大学的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有明显差异。其实,问题有唯一解,老师改卷子很容易,计算机也可以改卷;但如果题目是开放式的,那么对老师的要求就非常高了。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好留学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看了【又一小鲜肉官宣去留学!中美大学之间的差距有】的还看了下面的文章
免费定制 留学计划
留学项目推荐
  • 1、美国留学读商科都有哪些专业?

    2019.08.26
  • 2、去美国留学读商科硕士需要花多少钱?

    2019.08.26
  • 3、美国大学商科专业TOP10排名都有哪些院校?

    2019.08.26
  • 4、美国留学计算机专业选择哪些大学比较好?

    2019.08.26
  • 5、美国高中留学需要花多少钱?

    2019.08.26
  • 6、美国留学之——A-LEVEL、IB、AP、SAT和ACT全面对比介

    2019.08.26